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时间:2024-06-29 14:02:26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民以食为天。随着节气、气候的不同,应养生的需要,中国人在不同的节气所吃的东西可是大不相同的,各节气的养生吃法,照着吃,总是没错的!下面是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1

1、立春:

在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2、雨水:

第一可以吃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第二可以吃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的作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第三吃海鲜类: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修复受损的肝组织细胞。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蒸煮温度要达到100度。加热时间要半小时以上。患者如果对海鲜过敏,那么就需要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3、惊蛰:

惊蛰吃梨: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

惊蛰吃蛋: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

惊蛰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4、春分:

吃春菜。昔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5、清明:

清明吃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6、谷雨:

谷雨前后的一段时间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此时的香椿,新芽初绽,紫红的肥叶泛着嫩绿,油亮厚实,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是时下最时令的金贵菜肴。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香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维生素C等,营养以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具有理气、健胃、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

7、立夏:

立夏吃立夏饭,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8、小满:

小满吃苦菜。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杀菌消炎,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疗效;还能防治糖尿病、宫颈癌、直肠癌等。

苦菜开水烫后,凉拌、做汤、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凉拌苦菜、苦菜猪肝汤、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开水焯烫,这样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9、芒种:

芒种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江西一带还有芒种节气饮茶的习俗,以保证整个夏天神清气爽,不会犯困。在南方,每年芒种期间人们都会将青梅煮成酒饮用,以此来达到美容、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10、夏至:

夏至吃生菜、凉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

11、小暑:

小暑吃黄鳝。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老南京讲究在小暑这天吃黄鳝。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从成分上看,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12、大暑:

大暑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13、立秋:

立秋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种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所以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14、处暑:

处暑吃南瓜炖牛肉。特别适合肺部不适、咳嗽的朋友,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有润肺益气、治咳止喘和润肤的食疗效果。

南瓜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秋燥症状。还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治咳止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15、白露:

白露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16、秋分:

秋分吃螃蟹。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正值每年的秋分时节。

17、寒露:

寒露吃菊花酒。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18、霜降 ……此处隐藏3050个字……夏”祈求丰收,民间的娃娃们则会把熟鸡蛋装进网子里挂在胸前,到学堂上和同伴“斗蛋”,鸡蛋撞碎了就吃掉,颇有童趣。

川贝枇杷膏

四月八,食枇杷。新鲜上市的枇杷清甜多汁,生津止渴,除了吃鲜货,还可以制成川贝枇杷膏保存起来,对于治疗风热咳嗽很有效哦~

小满:苦瓜

到了小满,天气渐热雨水增多,闷热潮湿的夏季就要开始了!这一时期湿性皮肤病容易复发,饮食上要以清热、健脾、化湿为主。

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都有清热除湿的功效,制成汤品更加温补。樱桃也迎来最好的时节,滋润皮肤补血气,还不吃个痛快?

说到清热除湿的食材就不得不提苦瓜啦!解毒又养颜,最适合天气转热时食用。

芒种:祛湿药膳

黄梅时节家家雨,过了芒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就陆续进入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季!潮湿闷热,人很容易感到湿邪气重,精神萎靡不振。饮食上要特别注意祛湿、消暑、散寒、养脾胃。也别忘了尝尝时令果品:梅子、杏子、杨梅、桑葚都成熟了,此时吃风味最佳!

福建宁德地区的福安,当地人应对高温、多雨、潮湿的山地气候,在饮食上非常突出对于山野草藤植物药用价值的利用,他们的日常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盅滋养的药膳炖罐,不妨学一学,安然度过梅雨天!

夏至:炸酱面

夏至之后,昼长夜短,酷暑将至。这一天后,就能听见蝉鸣了~夏至的食俗就是吃面啦!

炸酱面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夏至这一天要吃炸酱面,手擀面煮好用凉水一过,配上黄瓜丝、萝卜丝、黄豆芽、芝麻酱、老陈醋,降火开胃!

小暑:鳝鱼

过了小暑就要准备“入伏”,北方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温州用茶叶、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熬伏茶。淮北伏天吃伏羊;杭州是头伏火腿二伏鸡;上海是头伏馄饨二伏茶。

民谚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小暑前的黄鳝是最肥美的阶段,此时吃正当季。

大暑:姜

大暑一到,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来了。各地大暑防暑降温的方子也五花八门:喝伏茶、晒伏姜、煮羊肉汤、吃过水面、喝绿豆汤、薄荷茶等。

趁着伏天,学会做一份伏姜茶。老姜晒足伏天,充分吸收伏天太阳热量,晒好的伏姜密封保存,可以放一年左右,想喝的时候,用开水冲服就好啦!

立秋:全驴宴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立秋这一天,照例是要“贴秋膘”的!南京“吃西瓜啃秋”;广东“秋风起,食腊味”;老北京到了立秋那日,爆灶、烤肉、涮肉就都上市了。夏天没胃口,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少不了一顿补!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性温,补气养血、滋阴补肾,拿来贴秋膘再合适不过!

处暑:鸭

过了处暑,早晚转凉,夏天才算告别了。人体进入阴阳代谢的过渡时期,防寒的同时还得注意清暑、补水,饮食上要滋阴润燥,多吃酸味食物,少吃辣。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民间自古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鸭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最适合初秋进补。老北京到处暑这天,会去买处暑百合鸭,但要说最会吃鸭子的,还得数南京。

白露:杏仁

白露节气在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昼夜温差加大,入夜之后露水增多。

老南京人在这天会泡“白露茶”,甘醇清香,老茶客最爱。浙江温州用“十样白”(十种带“白”字的草药)炖乌骨鸡。福州吃桂圆,苏浙喝白露米酒。

杏仁甜品

白露过后防秋燥,杏仁下气、平喘、润肺,秋冬季节吃润肺养肺。

秋分:莲藕

秋分之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方正式入秋。惊蛰时候出来活动的小虫子们藏起来了,等候下一个春天。

秋风一来,藕就上市了!秋分吃藕,滋阴养肺、温养补虚。学会这两款莲藕养生汤,让秋季能量倍增!

寒露:芝麻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寒露时节正逢秋收,因此古人也把寒露称为“秋收节“。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说法,正是因为芝麻健脾胃、助消化,平喘止咳,正适合寒露时节养生。亲手熬一碗香浓芝麻糊,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吧!

霜降:番薯

霜降一到,树叶就黄了。

霜降后的饮食适合平补,梨、苹果等时令水果生津润燥,空口吃、熬甜汤都不错。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秋末冬初根茎类食材大丰收,尤其是番薯,那叫一个甜!健脾胃,助消化,用番薯做两道中式甜羹,甜蜜暖融融!

立冬:炣饭

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这段时间我们饮食上的主旋律就是补!

在特别会吃的广东潮汕地区,自古就有立冬“食蔗、进补、吃炣饭”的传统。今天就带大家去看看他们如何通过丰盛的一饭、一菜、一汤,顺时而食,调养身体。

小雪:萝卜

小雪节气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黄河中下游一般会迎来初雪。民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小雪一到,家里的主妇们就要张罗着腌萝卜、雪里蕻了。

屋外严寒,屋内开始空调、暖气供暖,体内燥热,这一时期的饮食要注意清火降气,多吃除内火的食物,白菜、萝卜这种冬储菜都可以安排上了!

有“平民人参”之称的白萝卜个头大、水灵灵,最适合入冬吃。清炒、煲汤、酿肉、油炸......花样吃萝卜,开心过小雪~

大雪:羊肉

大雪节气在每年公历12月7日左右。“大雪腌肉”,过了大雪,各地农家开始制作香肠、腊肉,春节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羊肉热量高能御寒,性温不燥,最适合冬季进补。大雪时节来一锅热腾腾的红烧羊蝎子,补肾抗寒,吃完出汗,舒坦!

冬至:饺子

冬至一过,数九寒天就拉开了序幕。

都说“冬至大如年”,民间自古就对冬至格外重视。南方吃汤圆、面线;广东吃“冬至肉”;宁夏吃羊肉粉汤。总之,对于中国人来说,越大的节日食俗就越丰富!

冬至这天,“饺子”总是避不开的话题。这道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之光,到了冬至这一天,就迎来了全年的第二大高光时刻。冬至到,看看全国各地如何花式吃饺子,就着屋里的热乎气儿,饺子出锅咯~

小寒:板栗

“街上走走,金钱丢手”,小寒一到,就要迎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天气冷到钱都拿不牢!严寒侵袭,要及时补充气血,御寒气,补肾气,多吃温热的食物,羊肉、栗子、鸡肉、鳝鱼都是好选择。

秋冬栗子丰收,粉甜可口,用来烧鸡、烧肉最适合不过。栗子味甘,性温,兼养脾胃又能补肾强筋,做一道栗子烧鸡,小寒进补,大吉大栗!

大寒:红蟳饭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颇有些“年终岁尾,展望新春”的意味。临近新春,一派喜气祥和,在最后一个节气吃得温暖又体面,才对得起身为打工人辛苦劳作一年的自己呀!

福建的红蟳饭,用交、配后卵巢完全成熟的青蟹,和糯米同煮,就能获得一锅原汁原味的至鲜美味。配上一碗家常而鲜甜的海蛎汤羹,最是滋养。 吃了这碗饭,明年也要加油鸭!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