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拉的表现
孩子磨蹭拖拉的表现, 做事磨蹭是一些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常有的毛病。 父母可以从实际出发,与孩子一起商议制定做事时间,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好。来看孩子磨蹭拖拉的表现。
孩子磨蹭拖拉的表现:
做事动作迟缓,吃饭、写作业、画画时,做做停停,没有时间观念,不讲效率。
孩子磨蹭的危害:
如果养成做事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不仅会影响做事的效率,事倍功半,而且将来在激烈的社会况争中难免会遭到淘汰。
孩子磨蹭拖拉的原因分析:
做事磨蹭是一些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常有的毛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性格问题,有的孩子性子慢,干什么都是慢条斯理的,从不着急;也可能是时间观念不强,不知道珍惜时间;还可能是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
矫正方法:
(1)制约法:
从实际出发,与孩子一起商议制定做事的具体目标、顺序和时间,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好。
平时,经常听见家长催促孩子做事“快点儿,再快点儿”,至于快到什么程度,家长心中有尺度,但对孩子来说却不好把握。
比如,让孩子在吃饭前把碗筷摆好,他会认为“吃饭前”是一段很长时间,做起来就不着急。所以,成人给孩子的任务和时间都应该是明确的,
比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还有5分钟我们就要吃饭了,请你在5分钟内摆好碗筷,好不好?当长针走完一格时,希望你已经做好了。”具体的时间要求,可以提示孩子抓紧做事。
做各种事情的约定时间,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安排。
(2)训练法:
对于性子慢、做事过细的孩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有意识地训练他发展能力,提高做事的效率。
比如,从扣扣子、解扣子、拉拉链做起。训练时,家长可以先做示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
还可以让孩子用布娃娃做实验。孩子每次完成后,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不能期望一两次就能见效,应该允许他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3)示范法:
为做事慢的孩子选择一些做事利索的玩伴,一起做游戏、一起吃饭。孩子之间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当孩子体验到做事太磨蹭不受小伙伴欢迎时,就会自觉地向做事快的伙伴学习,去适应群体的要求。
(4)体验法:
通过多种形式(如谈话、讨论、讲故事、做游戏),并注意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了解时间的宝贵,懂得做事磨蹭的害处。
有些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这可急坏了做父母的,如何培养孩子快速做事情的习惯呢?这个妈妈只用一招,就制服了孩子的磨蹭!
有位妈妈说,每天早上起床就像在打仗。
她起床以后把早餐蒸上开始催孩子起床。
好不容易催起床了,孩子还要在床上呆几分钟,她又要催着他穿衣服。
穿上衣服以后催刷牙,催洗脸,然后催着孩子坐上餐桌。
接着催吃饭。
有时实在来不及,会把早餐给他打包在路上吃。
吃完早餐催孩子拿书包,穿鞋,再催孩子出门坐校车…….
每天早上各种“催催催”让她精力在一早就消耗大半,到她上班的时候,情绪已经很差。
相信这种场景是我们很多家长都在经历的。
孩子磨蹭拖拉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作为家长一定要首先准确判断出自孩子磨蹭拖拉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改善。
父母代劳太多:孩子的磨蹭有可能是家长平时代劳多,导致孩子形成依赖性,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孩子自信心。
要想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必需坚信一点:孩子具备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现在没有,通过学习也能够拥有。被过度呵护着的孩子无法独自抗击风雨。
2.孩子的时间概念比较差:首先,需要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看时间的习惯。父母可以通过询问孩子时间,以及明确和他说“几点做什么”,
如“我们7点半准时出门”、“我们6点开饭”,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孩子注意时间。其次,帮助孩子了解时长。如,“我们一起看20分钟书”,“我们吃饭用了45分钟”。逐步让孩子能够对于时间长短有一定的感受。
最后,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说自己在做不同难度水平的事情时,大概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在这点上,需要父母不断的帮助孩子进行分析,指导他能够对自己的时间有更清晰的评估。
3.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家长在孩子专注读书学习时,不要做一些干扰孩子注意力的事情,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源在于感统失调,
最好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锻炼孩子的注意力,有助于孩子在学习时提高效率,平时家长的引导方式也很重要,坚持以身作则,感染孩子,发挥自身积极性。
4.孩子动作笨拙,身体不灵活:这就不得不提到感统,本体感对高度复杂化的`神经应变能力起决定性作用,掌控着人体各感官的协调运作,
如果本体感整合失调,就可能严重影响孩子的身脑协调性,学习能力。除了上专业的感统课,家长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体育运动,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身体协调。
因此,家长在教育中,不妨让孩子走在前面,自己发现他的路,享受成长的乐趣。家长则要在后面跟随孩子,只有当孩子确实需要帮助时,
才走过去,帮他一把。做事有计划,是一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妈妈们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培养,让他们养成系统思维,做事积极上进的好习惯。
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催都没用。家长既着急又生气。有什么办法可以治治孩子这个磨蹭的毛病呢?看看心理学妈妈怎么做的。
某天在肯德基目睹了这一情形:
一个大概5岁的小男孩在玩着滑梯,一旁孩子的妈妈不停地催促着孩子回家。但小男孩似乎没听到,仍旧不亦乐乎地溜着滑梯。孩子的妈妈火了,直接冲上滑梯把孩子拖下来,二话不说操起鞋帮子就打小男孩的屁股。
小男孩哇哇大哭:“妈妈,我不敢了,我现在回家了!”孩子的妈妈才停手。
有不少妈妈说,我非常知道打孩子不好啊,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尤其是你这边在赶时间,孩子却还在磨蹭拖拉,让人心烦气躁,一生气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
看看下面这些瞬间,孩子多少次激怒了你?
赶着出门时还在玩玩具,鞋子袜子散落在旁边;
让穿衣服却还在床上翻滚,裸着身体在做小动作;
催促睡觉还不为所动,一会看书一会玩玩具永远没有停;
让孩子刷牙却迟迟不愿动身,各种推托借口;
在外玩耍玩了很久都不想回家,甚至把你的催促当耳边风;
眼看快要上学迟到了,孩子还磨蹭着不想起床……
磨蹭拖拉是每个孩子幼年时的共性,大人如果鲁莽地指责打骂就是太无知了,为啥呢?因为大多数孩子都会有磨蹭拖拉现象,这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孩子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由于生活阅历少、心智不成熟,对时间缺少概念,1分钟、半小时、3小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他们不知道具体是多长时间,也没有一个比较的概念。所以往往时间到了,他们还没意识到。
2、幼儿注意力分散
越小的孩子,专注力越差。他们可能在临出门穿鞋子时,会被旁边的玩具吸引而转移了注意力;又或者要穿衣服时,被身体接触被单的奇妙感觉所吸引而忘记了穿衣服……并不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对而故意而为之的行为。
针对孩子上面的两个特征,大人的提醒对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尤为重要。既能让孩子对时间产生紧迫感,又能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一位女儿5岁、教心理学的大学老师给幼儿说推荐“倒数提醒法”。
大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10开始倒数,也可以从3开始倒数。这个方法小编本人也在用,感觉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非常好用的。
比如有时候熊孩子在临睡前还在摸着玩具,“睡觉倒计时开始了,你现在只有三秒的时间,3,2,1”每当数到1的时候,熊孩子会弹跳起来:“来了来了”,那种感觉似乎是给孩子调了个定时器,太有趣了。
无论是从10开始倒数还是从3开始倒数,对孩子来说简单直接,相比起1分钟,3分钟的概念简明多了。“你还有1分钟哦”这样的提醒往往无效,大多数情况下,1分钟到了孩子还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也有人认为,儿童的内在节奏感是远慢于成人,倒数能给孩子留出过渡时间,让他们有所准备,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幼儿说建议,采用倒数提醒法时需要注意下面5点:
1、先跟孩子有个提醒,比如“你现在还有多少秒“,然后才开始倒数;
2、倒数速度不要过快,否则可能会失效;
3、倒数时采用严肃的语气,不要让孩子误以为妈妈是在玩闹的;
4、倒数时大人要针对孩子眼前的事情,大人不一边做着其他事情一边倒数,减弱紧迫感;
5、倒数完后,要及时完成想要让孩子做的事情,否则孩子下次就会更拖拉。
相比之下,孩子拖拉磨蹭时,如果大人指责打骂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1、孩子会紧张胆小
孩子的拖拉可能会改善了,但会因为大人经常的指责打骂而胆小。大人可能只是一声催促,孩子就可能会陷入恐惧中,
不敢做其他事情,压抑了孩子本该有的灵性和活泼。并且经常被指责打骂的孩子也会很胆小,他们在父母面前的行为是拘谨而约束的,探索和创新行为也无从谈起。
2、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经常催促下的打骂行为会让孩子反感,甚至引致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让我赶紧,我偏不“。
他们可能会通过故意的怠慢和拖拉来激起大人更大的愤怒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孩子对父母的亲近感也在过程中一点点被削弱,亲子间的距离感也会越来越大。这应该不是你的初衷吧?
文档为doc格式